医途日迹


【2018山大日记】齐鲁医院消化内科见习者 刘昌浩

2018年12月29日 09:13 刘昌浩 点击:[]

12月20日 星期四 晴

下午两点的校园,宁静中透着一股活力,此时的我们正前往齐鲁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本学期最后一次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的见习。

作为齐鲁医学院里的“泰山学堂”的一份子,我自然也成为学院内医学课程改革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传统的医学学习将各个学科独立起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碎片化知识的灌输。而医学课程改革就是希望将这些独立的学科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比如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学习了消化系统在胚胎时期的发育过程,消化系统如何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又有哪些常见疾病以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有哪些。而最后一站,我们来到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这正是基础医学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跨越。

来到齐鲁医院,三十名同学分成两组,分别前往齐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与消化内镜治疗中心观摩学习。我来到了济众楼八楼的消化内科,陈飞雪医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系统地讲述了腹部查体的流程以及诊断。下午三点半左右理论课讲述完毕,陈医生邀请我们去临床上亲自体验一次腹部查体,大家都跃跃欲试。来到病房,即使三十位同学一起围着一张病床,患者大叔看起来依然很是随和轻松,而“准医生”邱同学却是大汗涔涔,陈医生在鼓励的同时也严肃地指出了邱同学在演示查体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这次查体超越了书本的限制,这就是真正的临床。

腹部查体结束后,两组人一起来到消化内镜治疗中心。中心的刘冠群老师为我们演示了肠镜与胃镜的检查过程,标注患者肠道内息肉和腺瘤的位置,并为我们详细地讲解内窥镜观察到的种种组织结构,为我们揭开了消化道镜检的神秘面纱。直肠癌在中国发病率居高不下,息肉和腺瘤就是直肠癌的前奏,在讲述医学知识的同时,刘医生也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坚持每年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及时切除病变部位,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这次见习,我们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课本知识有了立体化的认识。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进入临床,近距离观察到真实的诊疗过程。我们在感叹于两位医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娴熟的操作技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人文关怀。陈飞雪医生在陪同我们进行腹部查体时强调要搓热双手,语气温和,与患者配合完成查体。刘冠群医生考虑到患者身体暴露被众人围观的心理感受,只同意我们观摩全麻患者身上进行的消化道镜检。医者仁心,仅凭一手好本领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只有充分的人文关怀,无微不至地考虑病人的感受,才是具备临床素养的好医生。

观摩了临床查体的过程,我也认识到了自己与一名合格医生的差距,心中不禁对于医学这门专业的感情又多了几分深刻和思考。正如医学模拟教育中心主任钟宁老师所说:“医学不只是苦读书,不是书袋子,是大量的临床实践!”希望今后能与临床实践有更多的接触,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上一条:【2018山大日记】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万小涵
下一条:【2018医途日迹】基础医学院“行芸之生”志愿服务参与者 王言

关闭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园地 Copyrights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校内办公电话查号:0531-88395114 基础医学院院长信箱:bms@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