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从大二上学期加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行芸之生”志愿服务基地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前往“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参加了大大小小近15次志愿活动在这15次与医院、患者、医生和护士的“亲密接触”中,我不仅渐渐了解了“生殖医学”这个学科,也在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安排下完成了导医、整理病历、协助维持诊室秩序、引导患者观看就诊指导视频等一系列工作。从前的十几次志愿服务经历中,我更多地是将其当成一项和其他志愿服务基地并没有大异的工作去完成,直到今天我在档案室协助护士工作时,目睹并参与了医生和护士们面对紧急事件的沉着、冷静和处理的果断、负责,才第一次嗅到了属于医院的紧张和牵一发而动全身。
刚刚结束了最后一次药理阶段考,我和小伙伴抱着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态来到了生殖医院“行芸之生”志愿服务基地。我被分配到了212档案室协助护士姐姐整理档案,开始时工作一切顺利,我和护士姐姐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病案的打印和整理工作。
突然一位年轻的医生走进了档案室,急急忙忙地开始翻找病例。询问后我们了解到,原来是一位即将进行冻胚移植(冻胚移植是一项将体外试管培育得到的胚胎置于低温下保存,待母体条件最佳时取出、化开并用于移植的技术)的患者,胚胎已经化开,但手术室中却迟迟不见她的踪影,电话打不通,从患者丈夫那里医生了解到他们医嘱单上的手术日期是22号。主治大夫在病历室查询后发现遗嘱上就是18号并没有写错,于是她马上联系了患者和她的家属,试图通过微信或其他方式看一下患者手中的医嘱单是否出现了错误。这时候患者说自己把医嘱单落在了济南的酒店,现在已经回到了老家,只依稀记得自己询问护士时护士说一切按照医嘱单上进行,而他们印象中胚胎移植的日期是22号。医生姐姐听到这个解释后哭笑不得,可来不得多想,当下胚胎已经化开,如果错过今天这个最佳移植时间,不仅会浪费一枚宝贵的胚胎、而且再等下个月会使患者的就诊周期大大延长;可如果把胚胎复冻则会对胚胎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主治大夫在与患者和上级大夫沟通后,最终协调双方,患者即刻从临沂老家赶到医院,而医生们将加班为患者进行胚胎移植。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只有不到半个小时,负责这位患者的医生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的姐姐,面临关系胚胎质量和移植成功率的问题时,她丝毫没有显示出手足无措和想要推脱责任的恐惧,她从查找病历,到联系患者及家属,协调患者及上级医生到最终解决这件棘手的难题,脸上写满了镇静和负责,事后她跟档案室的护士姐姐说到:“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是自己的工作出了问题,想及时联系患者后补救,后来发现是患者记错了时间。他们从老家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就医,每来一次都很不容易;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也能听出来他们在电话那头的焦急,所以我们今晚加班没什么,如果这次胚胎移植成功,也算帮这对夫妇圆了一个梦。”说完后她就离开了,前往手术室进行下一场手术,可旁边的我,却陷在震撼与钦佩中难以自拔,她的冷静负责,她的有条不紊,她的耐心解释,她的多方协调……都向我诠释了一个真正有“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该具备的全部素质和水平,也为我指明了自己在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医生这条道路上所需要的进一步努力。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其实除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外,一个合格的医生需要掌握的还有很多,这个冬日里的故事,里面有负责、冷静、温暖、充实……这些都将成为我前进路上的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