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 星期一 阴
今天的机能学实验是心理学实验,一进教室,大家就都饶有兴致地议论起来。
虽说去年已经完成了心理学理论部分的学习,但大家还是对于心理学实验十分新奇——今天的实验对象,是我们自己。
实验包括两部分,瞬时记忆测试和艾森克人格测验。
老师先带领我们复习了关于记忆的知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今天我们要测试的便是其中之一的瞬时记忆的容量。
老师说上次一位同学瞬时记忆得分8.5分,刷新了记录。大家惊叹的同时纷纷跃跃欲试,打算挑战一下。而真正开始测试的过程可谓惊险万分:屏幕上闪现3×4共12个字母,然后立即消失,要求受试者填上刚才出现的字母。大家不禁叫苦连连:“也太快了吧!”“我刚眨了一眨眼就什么都没了!”然而机器听不到我们的抱怨,它认真地恪守着时间准则,只在我们的眼前留下模糊的残影,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在上面填写我们记住的可怜的三四个字母。
更有意思的是艾森克人格测验,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H. J. 艾森克编制的一种自陈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根据结果分析受试者性格的内外向、情绪是否稳定和精神失调倾向。
测试的题目比较多,但大家都做得非常认真,谁不想了解“真正的自己”呢?
实验结束后,老师说,许多同学都向她询问,自己的性格测试结果是否“不好”,但是其实,这个实验的结果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了解自身去扬长避短,而不是去划分优劣。
是啊,谁能说某种性格就是比另一种“不好”呢?这个社会正是应该由性格迥异、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人组成,不分优劣、不分高低,选择保持还是改造它皆是我们本身的自由。
一节充实的实验课就这样结束了,它不仅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还引发了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