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途日迹


【2019山大日记】死亡文化教育活动参加者 唐鹏韬

2019年04月19日 00:14 唐鹏韬 点击:[]

4月7日 星期日 晴

当看到学院清明节死亡文化教育活动通知时,我立马就报名了。因为我感觉,大家对死亡总是避而不谈,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些问题,但一直不能深刻领会,去参加活动,也许有些帮助吧。

为了能及时赶到,习惯晚起的我定了3个闹钟,终于,我成功钻出被窝,并享受到了7点的一抹晨曦。在车上,我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因为我从没去过殡仪馆,从没有直面过死亡。我想象着可能遇到的场景,并做好了心理准备。

车开进了殡仪馆,令我惊奇的是,跟想象中略带灰暗色彩的图景不一样,这里建筑优美、青山环抱,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拾级而上,参观了由13座雕塑组成的代表生命长河的生命之路,总共有400多级台阶。这些雕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人生节点。也许我们太年轻,并不能明白所有的含义,但是生命的宝贵我们是体会到了,好好珍惜身边人、孝道与仁义也让我感触很深。

后来,我们参观了火化炉,了解了火化过程和一些基本知识。师傅还为我们进行了模拟演示,点火那一瞬间,熊熊燃烧的蓝色火焰跳动着,这样的生命最后一程,令每个人都感慨万分。然而,最让我惊奇的还是最后的模拟追悼会,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生死的含义。在我以前的经历中,各式各样的追悼会都是以悲痛、哭为主题的,这被认为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但是死者并不希望我们如此伤心、难过,他们始终是希望我们开心、快乐的。模拟现场,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用声、光、电等独特的悼念形式,让我们看到了原来追悼会也可以是温暖的、感动的、有质量的。

中国传统文化避讳谈死亡,我们内心也恐惧死亡。其实,死和生一样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事情,死亡迟早会来临,但我们可以更从容些。现实中,绝症病人自暴自弃,无法平静度过最后的生命时光,弥留之际家人也是手足无措,这些让我们更惧怕死亡。客观地认知它、面对它,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很庆幸,老师告诉我们,现在死亡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我们学校也开展了选修课,大家的观念正在逐步改变。

这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次志愿活动,收获、感动不少。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同时也能从容面对死亡。作为未来的医生,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学会人文关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上一条:【2019山大日记】基础医学院感染与免疫PBL课程参与者 胡守蕊
下一条:【2019山大日记】第八届山东大学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志愿者 王言

关闭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园地 Copyrights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校内办公电话查号:0531-88395114 基础医学院院长信箱:bms@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