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注意力、协调能力和认知功能,通过非药物早期干预提升认知障碍老年人生活质量。7月11日上午,东关街道社工站联合山东大学“仁医启航”社会实践队开展了“老有所‘乐’,音乐健脑”小组第四期活动。
志愿者们先与叔叔阿姨们进行了简单有趣的互动。此次《你好歌》环节采用了更为活泼的形式,志愿者们协助参与音乐小组活动时间最长的周叔叔进行了回忆训练,“周叔叔您好,您还记得我吗?我叫什么名字?”。在周叔叔出现回忆困难时,社工和志愿者便给予适当的提示。经过互动环节,活动的氛围被调动了起来。
随后,志愿者们开始与叔叔阿姨们互相握手,“一二三,向前走,拍拍手呀拍拍手,一二三,向前走,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想和你握握手,我就和你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在组员们的热情互动中,活动的氛围更加欢快。6位叔叔阿姨两两分组,在握手环节配合默契。

接下来小组进入手指操练习环节。当熟悉的节拍响起,组员们随着示范动作努力跟练。组员们大都可以跟上节奏,大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组员们都掌握了动作的基本技巧,老师开始规范大家的动作,通过练习动作,组员们一致评选出了动作标兵——王叔叔。
紧接着,经典流行歌《大花轿》的节奏响起,组员们的记忆随之调动。大家跟着旋律放生歌唱,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社工站活动室,“太阳出来我爬山坡……”随着欢快的歌声,叔叔阿姨们也开始随音乐做动作,周叔叔甚至站起来走上前去,边跳边唱起来,还不忘调皮一下——“怎么找不到花轿”。

在音乐律动环节,成员们通过《大中国》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导组员们演奏奥尔夫小乐器,夏阿姨与周叔叔手拿快板,王叔叔和司阿姨敲着小鼓,张阿姨与翟叔叔手打沙锤,大家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奏成一曲。经过了不同乐器间的配合演奏,组员们在短暂的音乐疗愈活动中拧成一股绳,演奏出和谐的乐章。

最后,社工站社工鲁亚丽做出活动总结。范学姐向实践队成员们分享活动心得:“一开始真的会紧张,但只有打开自己、活跃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活动效果”。一次次活动见证着组员们的成长与进步,组员们在音乐疗愈中走出了负面情绪,建立了积极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在群体互助支持中获得了情感共鸣,树立了生活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