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东关街道社工站联合山大东大学“仁医启航”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了“老有所‘乐’”——音乐健脑互助小组的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5名认知障碍老人及其家属、1名社工和6名志愿者。
《你好歌》作为开场曲目,成功地打破了志愿者和老人之间的陌生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为后续的活动铺平了道路。接下来,社工老师带着志愿者们对组员进行了手指操的练习,手指操的练习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认知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对老年人的脑部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紧接着,志愿者们带来《我和我的祖国》红色歌曲,随着音乐节奏的响起,邹老师激情领唱,无疑增添了活动的氛围和共鸣。

音乐律动环节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身体活动,更是一次团队合作与情感交流的深刻体验。通过《A Ram Sam Sam》这首富有节奏感的歌曲,小组成员们在志愿者拍手演示的引导下,共同经历了一段从生疏到熟练,从个体到集体的成长过程。小组成员们也对旋律和三种乐器越来越熟练。

活动接近尾声,邹老师和我们的志愿者进行了音乐PK一起唱了海棠依旧,在组员面前一展歌喉,获得了大家的称赞。翟老师勇于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在课堂上首次献唱个人单曲,大家都替他感到高兴,翟老师自己也唱的很开心。
社工站鲁亚丽老师的总结和分享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她回顾了活动过程中的亮点与成效,同时也对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显著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翟老师说:“很开心今天能在这里唱歌,回家多练习练习,下次还来唱”,夏阿姨说:“很喜欢咱们的课程,每天都很期待可以和年轻的人互动,和同龄人一起在这里玩的很开心,既能收获快乐,还能锻炼我们的大脑,很期待明天的活动。” 此外,不少组员也表达了对活动内容的喜爱。

这次音乐治疗健脑活动的开展确实展现了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体的关怀与支持,是一次非常积极的创新尝试。通过音乐作为媒介,活动不仅促进了老人们的大脑健康,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交互动能力,这些成效无疑是令人鼓舞的。这种变化不仅使家属感到安心,也进一步验证了音乐治疗在认知障碍干预中的独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