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星期三 晴
我从教15年,扪心自问,我对待这份职业是很认真的。因为每当学生告诉我,“老师,我好喜欢上你的课”的时候,我内心深处都能感到满足和安慰。所以,对课堂上的学生,我是感恩的,也是尊重的——满足彼此,互相成就。
照例,上课铃响,我问候了一下学生,准备开始新的教学内容。
话音落下,学生齐刷刷起立,恭恭敬敬回应一声:“老师好!”
啊……非常非常意外,那一刻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恍惚?尴尬?不明其意。我有些不好意思,喃喃一句“谢谢”,此刻回想起来,有些搪塞,表情上的不自在让我对这句问候的感激打了折扣。
“起立!老师好!”朴实却又久违的一句问候,依稀是在少年时。那时,于还是小学生的我们而言,同样不明其意,在我们看来,一切“八股又程式”。
下课,学生又一次起立,恭敬致意:“老师辛苦了!”
哇,这次我是真的被感动到了。尽管那只是一句问候,却足以温暖我。
走出教室那一刻,春光明媚!走出教室那一刻,使命感油然而生:下次上课一定更加卖力!我不可以辜负这份尊重与托付!
我学心理学,知晓仪式感的价值何在。正如哲人所言,你千万别想在麦当劳旁边的十字路口找到上帝。一个敷衍的态度无论如何都承载不起一个精致诗意的世界。仪式感可以让我们用庄重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因为惯常而渐觉无趣的事情。:
每次去幼儿园接儿子,他从教室飞奔而出冲向我的时候,我都会很认真地牵起他的小手,问候一声,“你好”。然后对代教老师道一声,“谢谢老师,今天辛苦啦”。我希望我的问候能让儿子告别一天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后再携起另一份跟随爸爸妈妈的快乐;我希望我的感谢为他培养起成长过程中的感恩。所幸,他在慢慢成长为一个懂礼貌、有担当的小男子汉。很多时候,仪式感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契机,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可以迎接全新的自己。
我承认,此前得知我们基础医学院在学生中倡行“行课礼,行食礼,成友舍,正吾容,修吾身,养吾心”的时候,我是不得要义的,只是很简单地想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旨意,作为百年齐鲁医学的传承人,需要学礼而后立,也需要树立全新的医学生风范。可今天真真实实的感受,让我明晰,行课礼,明理修身,自律自醒的同时,也会施济于人。这一切,关注和滋养到的绝非仅仅是学生,还有如今已为人师的我们。
这一天,六节课,我一点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