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星期日 阴
每天经历的事情太多,忙起来顾不得吃饭来不及睡觉,恍惚间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有时候特别害怕自己会丧失对生活的触觉,成为契诃夫的《第六病室》里那个对现状麻痹的可悲医生。
幸而身边总有一些微小而温暖的的事情发生,让人在疲惫和冷漠中感受到一丝温情,每每想起总能会心一笑。
今年夏天的时候,宿舍楼里装上了洗浴间。方便是方便了,只可惜僧多粥少,到了晚上那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占位排队各显神通。
这天晚上,我转遍全楼,终于发现一个空隔间,欢欢喜喜钻了进去,刚放下东西,就听见隔板被咚咚的敲响。是要借校园卡吗,我寻思着,这种事情倒是挺常见。
没成想,听到的却是“同学,你可以先刷卡试试有没有热水,先别换衣服。上次它不好用,不知道修好没有。”
我试了试,水果然是冷的。
幸好还没脱衣服,我悻悻地想。心里特别感激出言提醒的隔壁姑娘。
“谢谢你啊姑娘,它真的没有热水,幸好你提醒了我~”
“没事没事,我以前就遇上过这样的事,衣服都换了,才发现没有热水,特别尴尬。”
这事真的小,就是一句话的事,但是有太多人可能会选择沉默和袖手旁观,使得这样一句善意的提醒显得尤为可贵。
我真是狠狠感动了一把,回宿舍以后兴冲冲的跟室友讲,但是有反应者寥寥,可能是觉得我小题大作吧。但是我打心底里认定这种温暖的经历特别珍贵。
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譬如看到看到有人的背包拉链开着、有人即将走向一个坏掉的凳子等等。一开始我看到了就会提醒,渐渐发现很多时候人会看你一眼转身离开,别说一声谢谢了,点头示意都是难得,颇有种嫌弃你多管闲事的意味。我心里有点难过,说不清为什么。不过反过来想想大概也能明白,如朋友所说“一句提醒,还要附加解释,也要费不少力气的,别人背着开拉链的书包、坐一下坏掉的凳子对你来说又没什么影响,不如省省力气”。
但是在“浴室事件”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哲学,所以不要让自己变得冷漠和僵硬。我们需要的是“她善良我也要善良,她不善良不影响我善良”的思维模式,拒绝“她冷漠所以我也要冷漠”的从众式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