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9时,山东大学摆渡人社会实践队新闻组成员朱晶晶和张焕荣以及部分实践队员准时到达齐鲁医院器官移植办公室主任、齐鲁医院法规事务处处处长董来东的办公室展开访谈。
面对队员的到来,董来东处长十分热情。访谈随后展开,董来东处长谈吐有调理,字句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心态,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队员们对董来东处长参与到山东省首例器官捐献的案例表示十分敬佩,并邀请董处长讲述这件事情的经过。董来东处长回忆到,2010年年底,一位33岁的来自农村的女性主动联系了董处来东长,提出要在逝世后捐赠遗体的想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董处长联系到该女士的丈夫,提出争取让病人过完年,让家人把年过好的想法,双方达成一致。后来,在2011年2月17日即农历正月十六,病人去世。而此时,董来东处长因意外,手指断裂,但她忍着伤痛坚持到底,联系相关人员,实现了山东省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董来东处长表示,时隔多年,该名患者的孩子仍然会主动联系自己,自己也会以个人的名义予以捐助。队员们被董处长的坚强信念以及董处长设身处地为患者家庭着想深深感动。
随后,队员们邀请董来东处长讲述齐鲁关爱生命健康志愿服务队的创建和发展历程。董来东处长从1991年当她尚是一名护士时开始讲起。1991年,董来东尚为一名护士,她随医生及领导前往安徽蚌埠参加为期21天的抗洪救灾活动。抗洪救灾工作结束后,她就坚定了为他人服务的信念。此后的几年里,她陆续见证了2003年医养结合的老年服务中心和2008年检验科配型实验室的成立以及2012年齐鲁医院遗体接受处和组织库,红十字会遗体接受处和组织库的建立。在此期间,她还主动联系了出租车司机,解决了出行用车问题,并组建了驾驶员协会。其中一位驾驶员因感激置办车辆时董来东的慷慨解囊,每次都免费驾车,只收油耗钱和过路费。当有专家来做讲座时,她便做好服务工作。董来东处长向队员们强调了强大的内心、健康的体魄和坚定的信念的重要性。
访谈后期,董处长还提出了以山东大学为基础,联系山东各地高校发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对队员的殷切希望。访谈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触,表示要向董处长学习,心动之后立即行动,目标明确,树立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文/张焕荣,图/朱晶晶 张焕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