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山东大学摆渡人社会实践队赴齐鲁医院访谈器官捐献协调员

2019年07月16日 23:36  点击:[]

7月15日上午11时,山东大学摆渡人社会实践队新闻组两名队员李晓慧和刘倩赴齐鲁医院青年楼308号会议室对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访谈。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开展一周时间,今天新闻组的队员们终于得到了与器官捐献协调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此社会实践队十分珍惜这次访谈的机会,队长及时下达任务,负责此次访谈的队员们利用上午时间提前准备,简要陈列了此次访谈的内容大纲。11时,访谈正式开始。

首先队员们向三位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向他们表达了尊重之情。随后,队员们首先询问了他们投身器官捐献这一领域的时间,三位器官捐献协调员中有一位时间从事器官捐献工作时间最长,可以算是见证这一领域变迁的“老人”了,还有一位器官捐献协调员是刚刚加入到这一行业中的年轻人。接着,器官捐献协调员们向队员们分享了各自工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捐献案例。其中两位协调员均提到山东省第一例器官捐献的事例。据介绍,捐献者是来自山东省日照市的一位年轻女士,可贵的是她自愿捐献了器官,并在去世之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以供医学研究。在聆听器官捐献协调员讲述的过程中,队员们体会到了每个自愿捐献者或家庭各自具体情况的不同,但是他们善良的心都是值得敬佩的。

参与访谈的三位协调员介绍到,器官捐献协调员是一种新兴职业,机缘巧合之中他们投身这一职业,在一步步的了解中,他们逐渐走进这一职业。当被问及从事这一职业的感受时,他们谈及了两点,首要一点是感动,即当设身处地站在弥留之际的患者家属角度考虑时,身处巨大悲痛之中还能克服观念伦理的压力再做出决定实属不易。再一点是信任,家属从做出器官捐献这一决定的那刻起,便把自己最亲的人的一部分交给了器官捐献协调员,自此,器官捐献协调员与家属之间不再是陌生人,他们可以做到像亲人那样亲密,因为他们之间有着信任。器官捐献协调员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令队员们动容。

同时在访谈中队员们也了解到器官捐献协调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阻力,根据他们的介绍,其主要来源是社会观念的桎梏,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一行为。对此,几位器官捐献协调员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要促进器官无偿捐献

这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加强宣传,并制定好器官捐献方面的行业标准,为器官捐献者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他们表示还可以加大对青年一代的宣传力度,借助新生力量继续向外传播。

11时30分,在几位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耐心介绍后,队员们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答。队员们向器官捐献协调员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并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此次访谈。此次访谈结束后,两位队员均表示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投身医学事业的决心。[文/李晓慧 图/李晓慧 刘倩]


上一条:V动力实践队赴泉城广场进行问卷调查
下一条:山东大学Make It社会实践队赴泉城公园进行问卷调查

关闭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园地 Copyrights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校内办公电话查号:0531-88395114 基础医学院院长信箱:bms@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