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37℃爱社会实践队的刘福泽,孟永康两名队员在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王胜军老师的带领下成功进行见习,对于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有了更多的了解。
见习开始,我们跟着王胜军老师去齐鲁医院病房六楼神经内科西病区查房。但我们刚到,就发生了病人情绪激动而抱怨的事情。“我都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了”“为什么我上个星期的单子到现在都没给我”“你们到底能不能治好病”的抱怨声从两位老人口中说出,其中一位是病人,另一位是家属。但是王胜军老师显然对处理这类事故具有丰富的经验,他问清了单子的来源,写了详细的地址让他们自取报告,并成功安抚好了病人的情绪。“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道出了一个医生的人文素养。若没有人文素养而只会治病,只能称之为“医匠”,而绝不可成为医生。安慰情绪,是医生的必修课,也是医生人文素养的体现。
随后,老师为我们在独立房间内对于眩晕这种病症进行了讲解,这也是一部分属于神经内科的疾病但发病原因复杂的疾病总称,老师从多科室角度对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我们感受到成为专科医生并不能仅仅依靠本专科的知识,还需要对其它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才可以成为一名好医生,对病人做出最为准确的诊断。
最后,我们跟着王胜军老师去齐鲁医院病房六楼神经内科西病区查房。老师查房时,也对于我们这些医学生耐心讲解病情病因。对于不同类型,症状复杂的病人,王老师能够准确地判断每个病人的病情。老师熟练的动作对我们两个人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并让我们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决心。而且老师对待病人,永远是以轻声细语,温和体贴的姿态与他们交流,或许这才是一个高水平医生的模范,不仅仅精于医术,还能通晓人文。
这次见习让我们了解了神经内科的一些病症,更让我们明白,若缺少医学知识储备和人文关怀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医路漫漫,37℃爱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的拼搏与努力会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