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泉韵实践队第3小分队8点半集合完毕,前往泉水文化体验馆了解泉水文化。临行前队员查阅大量资料,做了充足准备。
泉水文化体验馆周围泉群众多,是泉水文化节的分会所之一。途径胤嗣泉、黑虎泉等,拾阶而上,便抵达高处的泉水文化体验馆。在向工作人员表明实践队成员的身份和来意后,工作人员为队员请来讲解员。
讲解员为队员们介绍泉水文化馆的历史,原来此处最初为晚清名臣丁宝祯的故居,后居住过当代艺术大家韩美林先生,而后被改造成一个私人会所,文化氛围短暂迷失。所幸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仿照从前格局重新建起了泉水文化体验馆,目的就是为了让市民和游客体验泉水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讲解员邀请队员们品尝用泉水沏的茶,向队员们介绍文化馆的特色――泉水大碗茶和泉水馄饨水饺等,原来使用的泉水引自五莲泉,水质经检测发现富含矿物质。讲解员告诉队员文化馆的存在并非为盈利,而是让疲惫的游客休息恢复体力,更好地去参观后面的泉群;从吃喝中体味老济南民风民俗。此外,讲解员向队员们介绍屋内摆置的老物件,队员们从中领略到浓浓的老济南文化。
讲解员向队员们简要介绍了近年的泉水文化变迁。传说中济南“家家有泉”,并非真的每家都有泉眼,而是形容泉眼很多,而近年来泉眼非减反增,“72名泉”也变成了“73名泉”。从讲解员口中,队员们还得知济南政府对保泉工作非常重视,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泉,宣传泉水文化,如保证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泉水正常喷涌的保证),举办泉水文化节等。
最后,讲解员告诉队员们黑虎泉、白石泉的名称来历,其中故事让人忍俊不禁。讲解员还建议队员们借助网络力量,了解和传承泉水文化。通过今天的参观,实践队获益匪浅,对泉水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宣传泉水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陈晓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