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山东大学医学院泉韵社会实践队部分成员在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三经四纬,一园六坊”老商埠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走访活动。
7月13日上午八点半,参加走访的队员集合完毕,乘坐公交车前往老商埠区。走访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市中区经一路的山东宾馆。山东宾馆建造于1950年,于1953年竣工。建筑物最初设计为交通银行和交通旅社的办公大楼,大楼建成后原位于纬一路北首的山东宾馆便搬迁至此,建筑物被改造为山东宾馆。这座民族气息浓郁的四层建筑扼守火车站出站口,成为外地人对济南的第一印象,也是济南开埠以来发展的见证。
沿着“三经四纬”的街道,在路旁树荫的遮蔽下,道路两侧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与夹杂在其中的新建筑相互呼应,更加凸显了老商埠区历史的厚重,位于经二纬三路的北洋大剧院更是其中耀眼的明珠。1905年建造的北洋大剧院,不仅没有被时间的尘埃淹没,反而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成为泉城戏迷票友们的聚会场所。经过经二纬五路,向北望去,万紫巷口锈迹斑斑的“万紫巷商场”招牌仿佛在向游人招手。万紫巷褪去了往日的繁华,空寂的街巷似一位耄耋老人把它的故事娓娓道来。这里曾是老济南的夜猫子市,在物质生活并不富足的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满足,更是经历了老济南商埠区的百年兴衰。
此行的最后一站,一行人来到了济南市商埠文化博物馆。商埠文化博物馆被称为老商埠区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的商埠博物馆。博物馆以图片的形式向游客们展示了自百年前济南自开商埠以来的发展与演变,并结合济南老商埠区的发展规划开设了二次开埠展厅,使人们对未来商埠区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通过此次走访活动,队员们对“三经四纬,一园六坊”老商埠区的百年兴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对老商埠和老济南记忆中的商埠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此次活动为我们日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更坚定了我们继承和弘扬上部文化的信心与决心。

